我国也是世界上信仰佛教人数较多的国家,因此,在我国有很多的寺庙和佛塔,这些建筑都见证着我国的历史发展。
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盘点一下,我国的"佛教四大名山",只要去过一个便不负此生,
一、普陀山
1.佛教文化是普济众生之根本
普陀山的佛国圣景,源远流长,早在晋代即有"五峙峰"、"七连山"之称,唐代时称梅岑山,宋元明时期称宝陀观音寺,清乾隆年间始称普陀洛迦,民国初改今名。
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历代僧众广结善缘,建殿修庙,弘法布道,使普陀山成为一座闻名中外的佛教道场。
2.朝礼圣迹是普敬信众之本愿
自唐以来,历代帝王将相及名人雅士纷至沓来,络绎不绝。据记载,仅康熙皇帝就先后六次巡幸普陀。这些帝王将相,或驻于紫竹禅林,或赐额于法雨寺,或御书于慧济寺。
特别是明朝正德皇帝曾亲笔题写匾额,赐予该院为"圆通宝殿",并亲临寺院,主持开光仪式。自此之后,朝礼圣迹遂成信众本愿。
3.奇花异草是普供香客之殊胜
自古以来,普陀山就以盛产奇花异草而著称,素有南海第一灵秀之美誉。这里既有千年古樟,又有百年桂花;既有珍贵的野生植物,又有稀有的盆景花卉;
既有高大挺拔的银杏,又有娇艳妩媚的海棠。每年春天,满山的桃花,漫山的杜鹃,竞相开放,令人赏心悦目。
二、峨眉山
1.丰富的佛教文化
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,是中国四大佛山之一,佛事活动频繁。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高僧大德,如慧持、道标、僧辩等。
2."佛国仙城"的生态特色
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,这里物产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66.25%。这里四季分明,春花烂漫,夏云飘荡,秋叶静美,冬雪皑皑,素有"佛门清净地,人间逍遥游"、"天下名山,秀甲天下,峨媚之秀,甲于蜀中"之美称。
3."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"的垂直气候特点
由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,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。春季,万物复苏,百花齐放,杜鹃满山;
夏季,凉风送爽,云雾飘渺,气温适宜;秋季,红叶满目,彩蝶飞舞;冬季,银装素裹,白雪皑皑。
4."灵猴献宝,神水治病"的动物资源
峨眉山上生活着多种动物,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猴子。据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东汉永平年间,汉光武帝遣大将吴汉入蜀,路经此间,遇一老人告曰:"我姓,名广,本处人,避乱来此。
今见此处风景清丽,故留。愿将军勿杀,请给一口饭吃。待我子孙繁衍,当报将军恩情。 "于是吴汉赐食,并令看管山中。后来,氏家族繁盛,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氏家族。
三、五台山
五台山的自然风景,以山岳、河流、瀑布等大自然景色为主,兼有古刹寺庙和人文景观,具有雄、奇、秀、美之特点,被誉为华北地区第一大山。
它坐落在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,西南距太原市230公里,东距北京市240公里,处于太行山北段西麓,属太行为阳,吕梁为阴的交汇点,素称"表里山河"。总面积592.78平方公里,最高峰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。
五台山最受追捧的就是佛光寺(显通寺)被世界誉为"世界第二斜塔";南禅寺大殿为中国最古老木结构建筑,堪称国宝;镇海寺万佛阁,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明代楼阁,被誉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,素有"殿上三尊宝。
人间百岁人;楼中四绝景,世上几千年;台上三分钟,台下千万年;云梯悬半空,石阶架三层;金瓦飞彩虹,铜镜嵌龙鳞;晨钟暮鼓响,梵音绕林间;香烟袅袅起,禅意浓浓来。
四、九华山
九华山是佛家建筑的重要代表。唐代,新罗国(朝鲜半岛上的古国名)王子金乔觉,不远万里来到中国,拜见地藏王菩萨,求取佛法。
地藏王菩萨点化他,让他到江南寻访有缘的佛家弟子,将他的肉身留在了安徽池州,成就了"金地藏"这一尊大德高僧。从此,这位异国僧人便在中国大地弘扬佛法,普度众生,成为一代传奇。
自唐末以来,历代帝王不断加封,至清代,已晋封为"大愿地藏王菩萨",民间则称之为"金地藏"。千百年来,"香火旺盛,信者如云",被誉为国际性的大道场。
素有"东南第一灵 山"、"秀甲江南"、"东南第一佛 国 "、"中华圣境"、"千载无双胜境,万世必游之地 "等美誉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盘点的,我国著名的"佛教四大名 山 ",如果你想去感受一下宗教的氛围,不妨去这三个地方看一看。你还知道哪些知名的旅游景点呢?几个呢?
原创文章,作者:旅游小狗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inabanglarsen.com/n/11548.html